校园新闻

普及科学救助,共筑安全校园 ——记河北大学附属医院急救科普讲座走进保定一中

发布时间:2019-11-14   浏览次数:0

      2019年11月11日,急诊医学博士、河北大学附属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梁璐一行来到保定一中,为高一年级610、611、616、620、624班同学们带来了一场主题为“救在校园,救在身边”精彩纷呈的讲座,为同学们系统介绍了多种紧急突发状况的相关急救知识。

       首先,梁老师通过影视资料和新闻报道明确了“救在校园,救在身边”的主题,讲述“美国高中生因用餐说笑引发窒息”、“上海小学生因窒息而死”等在我们身边时有发生的窒息事件,引起同学们的高度关注。

       由于窒息救援的时间非常宝贵,因此急救就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。这时,梁老师提到海姆立克救生法是黄金时间内最有效的急救法。同时,他进一步解释到该救生法由英国医学家海姆立克提出,它挽救了成千上万的生命。结合“溺水”、“气道异物堵塞”等事件,解答了“身边突然发生紧急安全情况,要怎么办”这一询问度很高的问题。他指出,遇到诸如此类突发状况首要任务便是保护自身安全,在确认周围环境安全的前提下,以实际能力进行简单施救。

       梁老师还向我们简单介绍了判断猝死的方法,具体表现为“无意识,无呼吸,无心跳”的三无状态。在心肺复苏的演示过程中,同学们对互救技术表现出浓厚的兴趣,他们积极响应教授的号召,纷纷举起双手认真学习起“用力压,快快压,胸回弹,莫中断”的动作技巧。这妙趣横生的诠释完毕,台下响起阵阵掌声。

梁老师特别强调了自救与互救的重要性。在生活中,医生的数量是有限的,急救车的数量是有限的,太多的不确定因素就可能会造成一个生命的稍纵即逝。他说,在等待120救援过程中,必要的医理知识会挽救一个人的生命,建议同学们在假期生活中,可以通过社会实践的形式,与相关医院合作,学习包扎伤口、搬运伤者等必要技术。

自救互救技术是一切伤病救治的基础,这些急救的常识,令同学们清楚地认识到文明科学的救助是每个人终生的必修课。此次讲座不仅丰富了同学们的防灾救护知识,增加了同学们的安全意识,而且加深了同学们对生命的理解和热爱,提高了同学们对营造安全稳定的校园环境的认识。


保定一中记者团刘芮杉、杨思盈、王文凯、王睿、特约记者滕伟杰报道